科学家开发新型冰格托盘

  早在 2012 年,就有外媒报道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们的一项研究,称他们在实验室中证明了可诱导多用途干细胞生长成视网膜组织。其具有真实视网膜组织的诸多特征,比如感光细胞,因而被寄托了很高的期望,比如用于治疗视力受损或眼病患者的替换治疗。不过在转入临床应用之前,还需搞定另一个问题,即如何将它们放到正确的位置。

  New Atlas 指出,黄斑变性是导致成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征是患者眼睛的感光细胞希望。正因如此,科学家们在寻找细胞再生这件事上倾注了大量的努力。

  好消息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W-Madison)的一支研究团队,已经为视网膜的干细胞诱导分化提供了一套新颖的“脚手架”,有望在未来实现眼内感光细胞的替换。

  眼视光科学教授 David Gamm 表示:尽管感光器“零备件”的制造上已有突破,但我们仍需设法将之放到正确的位置,以便其能够有效地重建视网膜。

  为此,研究团队邀请了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本校工程师,并开始思考一件事 —— 如何以更加智能的方式,来运送这些细胞?

  据悉,该校研究人员一直对如何使用合成贴片来固定感光细胞、然后将其植入受损的视网膜下进行再生一事深感兴趣。

  此前的工作,已涉及利用酒杯状的孔隙来容纳感光细胞。但由于对其能够携带的细胞数量感到不满意,研究团队决定在这方面继续使把劲。

  最终,我们见到了第二代冰格状感光细胞托盘。其不仅将密度提升了三倍(总共 30 万个),还在底部设计了圆柱状的孔隙,以便与患者的视网膜组织相连并逐渐成熟。

  材料方面,其选用了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癸二酸甘油酯(Glycerol-Sebacate)。其能够在感光细胞生长的初期提供必要的机械强度,并在运抵目的地后被身体安全地代谢掉。

  论文一作、研究生 Allison Ludwig 表示:我们既希望这种材料非常结实,又希望它能够在大约 2 个月的时间内于眼中迅速降解。对于人类视网膜移植替换手术来说,这一点是特别理想的。

  随着技术的完善,研究团队将进一步优化它的形状和制造技术。目前其已做好在大型动物身上开展相关测试的准备,并期待着这项技术能够尽快造福于全人类。

  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

  原标题为《Ultrathin micromolded 3D scaffolds for high-density photoreceptor layer reconstruction》。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