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拯救”裸鲤之路

  今天的青海湖,居中国最美五大湖泊之首,且让很多人发出“青海湖归来不看湖”的感慨。当我们享受着青海湖蓝天碧水青山的酣畅淋漓时,再去回望它数十年的生态保护之路,封湖育鱼发挥着关键作用。

  青海湖裸鲤,被青海人称之为“湟鱼”,因曾救活过千千万万青海人的生命,所以被抹上了浓浓的历史色彩。后来在利益和美味的驱动下,人类开始向湟鱼伸出了掠夺的“猎手”,导致裸鲤种群生存危在旦夕。

  自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全球气候暖干化使青海湖多数入湖河流干涸断流,青海湖裸鲤天然产卵场遭受破坏,以及人们的大肆捕捞,使得裸鲤种群无法自然延续,出现资源量急剧下降、个体减小、种群严重衰退,一度达到濒危状态。

  作为青海湖中唯一经济鱼类,种群数量的锐减唤起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生态“觉醒”,省委、省政府果断行动,作出了封湖育鱼部署,开启了“拯救”裸鲤的漫漫之路。从最早成立专门保护裸鲤资源的机构开始,青海人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保“湟”历程。1982年至1984年,我省开启为期2年的第一次封湖育鱼,发出限产捕捞4000吨的“号令”;第二次从1986年起,用3年时间,限产捕捞2000吨;第三次则从1994年开始,用时6年,限产捕捞700吨。

  从限产数据的变化,足以感受到当时裸鲤资源保护的迫切,但在人们贪婪的欲望之下,前三次封湖在保护与利用的把握和实施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无止境的进行“掠夺”式捕捞,使裸鲤种群结构依然破坏。

  到2002年,偌大的青海湖中裸鲤资源蕴藏量只剩2592吨,下降到让人惊悚的地步,较原始资源量下降了123倍。这也意味着裸鲤资源蕴藏量已触及生态“红线”,保护裸鲤种群由此引起全民关注。

  现实的紧迫和“刚需”,在这样一个窘境之下,省委、省政府痛下决心,于2001年开启第四次封湖育鱼,首次发出长达10年之久的封湖育鱼通告,在明确要求零捕捞的同时,加大力度打击湟鱼偷捕、贩运、加工等违法行为。同时,启动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工作,目前已累计放流裸鲤原种种苗1.4亿尾。

  10年转瞬即逝。时至2011年,一方面要不断巩固10年以来的保护成果,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裸鲤的保护力度,省委、省政府又开启了第五次封湖育鱼,这一次发出的禁捕令,也让无数生态意识觉醒的人们对保护裸鲤有了更多期待。2020年12月31日,第5次封湖育鱼结束。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如今,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已达9.3万吨,较2002年保护初期的2592吨增长近35倍。今年1月1日起,我省又开始实施第六次青海湖封湖育鱼,封湖育鱼期限为10年。

  在多与少的比对中,我们一次次感慨,又无数次喜悦。今天的一切,是几十年付诸行动的结果。

  今天,当我们享受生态保护给青海湖带来的鱼鸟共欢美景时,也必将不会忘记一次又一次对裸鲤的“救赎”行动,保护青海湖、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了全民共识。

  本报综合报道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