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担当与科技使命—沉淀下的观察·思考·抗击疫情
自2020初全国抗击新冠肺炎战“疫”打响,整整三个月,初见成果,积极向好。春天已悄然而至,窗外枝头嫩芽,河边又见青草,生机勃发。
古往今来从无国界的灾害疫病,此刻又在他处肆虐。雨雪风霜,人间烟火,尤在现代化的今天,交通运输繁忙,人群交往频繁,传统的关闭隔得了一时,断不了长久。疫情的反弹与反复,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免疫的获得,以及有效防控救治临床等,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地区,都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当然,更不可“谈疫色变”,消极应对。
沉淀下观察,哲学地思考,应用现代科技和国际合作,人类共同抗击疫病,对我们这个大国而言,是责无旁贷的担当,也是中华儿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科技使命。
一、历史沿革下的抗击灾疫情
人类与各种灾疫情的抗争由来已久。传说中的诺亚方舟,漫天洪水、地面淹沉、山岭没顶、人畜葬身于一片汪洋,记述在圣经《创世纪》里。公元前意大利的庞贝火山,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近代西班牙的流感……史记确凿。当代的灾疫情,更是难见消停。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波及南亚多国,顷刻间吞噬了30万鲜活生灵的灾难是我们所经历的。随后,此伏彼起的地震,更是耳熟能详。2008年我国的汶川大地震后,不到三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地震海啸,而且史无前例地引发了核泄漏。这种自然灾害叠加的核的科技灾害,警示了人类。疫情也不例外,人们熟悉的十九世纪伦敦霍乱,本世纪2003年的SARS,2009年的H1N1流感……。
纵观人类历史,灾疫情的发生是难以完全防范的。努力认识掌握其规律、特点,减轻危害,保护人类生命财产环境之安全,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这也是人类文明史千百年来的理念与践行。所以,我们当今遭遇到的灾疫情而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是有历史沿革的。换言之,学习传承下成功的经验,汲取着失败的教训,需要有历史的厚重性和纵深感作客观的研讨。温故而知新,来认识我们这个时代的灾难特征。
19世纪前,尽管全球发生了多起严重的灾疫情,但总体而言,频度不高、间隔较长。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自然的、社会的乃至科技的诸多因素,使灾疫情发生的频度日高危害更大,以致于敬业的医生们如彼得·沙法(Peter Safar,1924~2003)等,于1976年在德国美因茨创立了“世界灾害急救医学协会”(WADEM),每两年举行一次大会至今,以医生为主体的成员,很快融入了消防、保险、装备等行业人士,因为医学救援活动必须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才能发挥作用。
1987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更是一致通过了将20世纪最后的十年(1990~2000)定为“国际十年减灾”,要求各国政府参与防灾减灾行动。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并成立了相应组织。
二、当代灾疫情的基本特征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半个世纪来,灾难性质的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灾疫情是多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自然灾害外,生产事故灾难迅速增加,以前历史上少见的恐怖活动,也加入了灾害的范畴。至于疫情,新发生的各种传染病也使人类不断地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使处置灾疫情的难度也明显增加。城市化进程在全球迅速加快,人口密集,社区已构成人类生活工作的基本场所,小区(家园)、家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单位。
科技进步,使我们日常的一切几乎离不开“他人赐给”。我们的食物、饮料在冰箱中往返,垃圾处理、公共卫生、燃料能源从管道中得到与输出。农耕文化早已结束,使生活变得优越享受。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越是生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社区,高档的办公环境、小区家庭,人们的工作生活的依赖性愈强,人就显得愈是脆弱和无奈。当我们遇到了重大灾疫情时,如果没有预案,没有对策,没有后勤等一系列保障,仅靠个人的抵御应对的能力,真是不堪一击。
其实,政治家们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当国际十年减灾结束时的2000年10月11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在其国际减灾日文告中忧心忡忡地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灾害的伤害,灾害造成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加大,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迅猛增长。作为一个国际社会,我们相当被动。”
三、“人民战争”的现代版
“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毛主席的精辟论述在此次抗疫中使中国人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封城抗疫,本是传统古老的做法,但在今天赋予了新的内容。在疫情肆虐的严峻时刻,党中央做出了果断的封城措施,得到了民众坚决的响应,效果很快显现,疫情初步控制。请注意,这是在21世纪2020年的中国现代化的大城市,是全国水、陆、空交通枢纽的中心地域,是千余万人口聚集居住的社区、家园的封城。这里的封城,不见金戈铁马,也无硝烟战火,顷刻间,街道上不见昔日的车水马龙,社区里,门可罗雀······,但一切是有序的,这里的一切静悄悄,但生活在照常。
随之,全国医疗救援队伍奔赴疫情一线。这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医学和社会工程,是一场大的战役。
高度的政治站位,权威的政策号令,有效的运行机制,执行的不折不扣。也就是说,人性在此次抗疫中,不仅武汉、湖北,全国各地都得到了锤炼,彰显了我国的硬实力、软实力,与刚性、柔性的统一,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治国理政的能力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向心力。这就是21世纪第2个十年结束时的“人民战争现代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现代版!
四、全球团结合作,科技力驱疫情阴霾
病毒本无国籍,何况在全球化的今天,所以抗击疫情需要互相支持加强合作。各国政治体制、文化背景不同,因此所采取抗疫政策、法令、举措,民众如何响应,实际行动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应总体服从于全球有利抗击疫情,有利减轻疫情对人类的危害这一最高原则。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是人类命运的共同体,彼此都有着影响。所以团结合作,沟通交流对于政治家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科学家们也负有重任,同样也不应缺席。
科学技术,在现代文明社会的防控制疫起着关键作用。研制疫苗,当是重中之重,使人体产生免疫能力,从源头上保护了公众的健康。研制一种对抗新出现的病毒的疫苗谈何容易。科学家智力与体力的艰苦奋斗,乃至重大的付出,严谨缺一不可的科学程序,审批的必经途径……凡此种种,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科学,在疫情爆发开始,在人们对灾难认知还处在探索甚至处在扑朔迷离之际,我们应该有宽容之心。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采取的包括医学救援的组织、资源、物流的运作等的科学对策,这就是我国自2004年初开始制定了应急预案,打下了基础。此次疫情,在武汉发现了大量轻症病人因医院病床不够使用,迅速建立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尤其是对“方舱医院”认识的深化与改革,利用现有建筑物内的大面积并具有水、电、气等管道设施建立医疗单元,赋予了方舱医院新的内涵和应用。此举,又从救援医学的“检伤分类”(Trage)衍生了新的理念与实践意义,我们应该肯定的。
在抢救垂危病人时,既有临床医疗常规的系列,又有新科技的加入,如“人工肺”(ECMO)在此次疫情抢救上的重要作用,但仪器毕竟有限,所以高级生命支撑(ACLS)等的关键救命科技,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
科学的价值不仅在专业上的支撑,同样也表现在对社会及公众的科学普及上。包括心理救援在内的科学的、权威的、成熟的知识的普及,防控疫情的宣传乃至强制性的简单而有效措施(戴口罩、洗手等)。
中国,作为早期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又处置了大量的病人,同时也取得了初战成果,把经验挫折与国内外同行分享、借鉴,进行科学的总结、凝炼是必须的,国内专家同行既应分享,也应研讨,共同提升至理论是重要的。实践不能指导实践,只有理论才能指导实践。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当然与国际同行交流也不应缺席,科技交流既是责任也是道义。
我们欣慰地看到,中国政府、专家们坦诚地与世卫组织合作,中国与世卫组织关于疫情考察报告的问世,受到了世人的关注和肯定。在我国抗击疫情早期艰难阶段,一些国家伸出援手,从道义和物质上给与支持,我们难以忘怀。同样,现在中国政府、专家们毫不犹豫地接受有关国家的请求派出医疗队,捐赠救援物资,也是义不容辞的。近日,获悉远在万里之遥的意大利疫情严重,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牵挂,尽力支持。作者当年(1982年)是代表中方与意大利政府外交部商谈合作建立北京急救中心项目的负责人,1986年在京建立成为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北京急救中心,成为中意两国政府和人民友谊的里程碑的见证人,更是感慨万千。历史不因岁月远去而黯淡,在21世纪的2020年,闪现了它的温暖和光辉。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的人,本该互相帮助,共克时艰的。
作者简介:李宗浩,资深急救医学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中国科协委员。现任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