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兴磊:“牛人”的“牛故事”
在河南,如果有人说你“牛”,那你该高兴了:那是在称赞你能力强、水平高;因为只有不一般的人、才华出众的人,才能被称为“牛人”。
在河南泌阳县,就有一位家喻户晓的“牛人”。
“牛人”名叫祁兴磊,属牛,小时候放过牛,大学学习与牛相关的专业,又有着一股不怕失败、一往无前的牛脾气,他说自己“注定与牛结下不解之缘”,发誓要让国人吃上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牛肉。今年8月,他因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牛品种——夏南牛,获得2019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1982年,大学毕业的祁兴磊放弃了留校任教和在城市做行政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泌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当了一名普通的专业技术干部。
泌阳是“南阳黄牛”的主产区。随着时代发展,黄牛用途逐步由耕地向食用转变。1986年初,祁兴磊带领技术人员经过认真考察、调研、论证后,开始了黄牛改良肉牛的试验。他利用当地牛为母本、导入法国夏洛来牛的种血,进行导血改良试验。
改良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对南阳牛进行人工授精,但养牛的农民固守传统,不肯接受。祁兴磊只得拉着亲戚朋友当“示范户”。
他的心血没有白费。经过改良的南阳黄牛明显比本地牛个头大、出肉多,群众称之为“吨牛”。一时间,群众饲养“吨牛”的热情空前高涨。到1987年年底,泌阳县改良过的肉牛有7000余头,均显示出了较当地牛更适于肉用的明显特征。
凭着黄牛改肉牛积累的经验,1988年泌阳县被原农业部指定为“南阳牛导入夏洛来,培育肉用新品种”导血育种项目县,祁兴磊成了项目实施的主持人。
接到泌阳肉牛育种项目时,祁兴磊刚结婚还不到10天,为了工作,他一年中几乎大部分时间奔波在各改良站点、改良小区和养牛户之间,白天同牛打交道,晚上睡地铺。贤惠的妻子经常开玩笑地对他说:“老祁啊,你对牛比对俺都亲,和牛在一起的时间,比跟俺在一起的时间还多。”
1994年秋天,项目攻关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当时与泌阳县同时实施导血育种项目的其他3个县、市相继失败,有关部门也失去了信心,停止了项目资金支持,加上当时牛价上扬,牛肉走俏,群众为了多卖钱,相继把项目组花费大量心血培育出来的一、二代犊牛杀掉或卖掉。祁兴磊落了泪、犯了愁:“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肉牛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专家们经过实地考察,激烈争论,最后确定将原计划培育成含外血25%的肉牛调整成含外血37.7%的技术线路。
实践证实了线路调整的科学性。线路调整后,几年来培育的新型个体上万头,这种牛胸深体长、结构匀称、肌肉丰满、背腰平直,大部分牛呈双脊背,体躯呈长方形,四肢强劲有力。
“祁兴磊是个开拓性人物,堪称‘夏南牛之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腾云如是评价。于是,“夏南牛之父”这个名字不胫而走。
2008年,原农业部把夏南牛作为我国唯一肉牛品种,开始在全国推广。祁兴磊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制定了《夏南牛国家标准》,为夏南牛品种的鉴定和等级评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主持完成了《夏南牛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科研项目。
“让夏南牛走出庭院,走上更多人的餐桌。”祁兴磊说,这一生注定与牛为伴。前半生育成了夏南牛,后半生推广夏南牛。这些年,他们已向全国推广100多万头活体夏南牛、800多万剂夏南牛冻精,总计不下1000万头。
2018年,泌阳县夏南牛存栏36.4万头,出栏22万头,夏南牛业产值逾150亿元,已形成集繁育、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格局。
“让国人吃上自主品牌的优质牛肉,让中国的肉牛品牌造福更多的人。”祁兴磊说,“夏南牛的新品系培育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还要一直不停地走下去——这也是我的初心和愿望。”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8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