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有这些特点
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等部门对2020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地质灾害为主,森林火灾、地震、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4960.9万人次受灾,271人死亡失踪,91.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6170.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12.4亿元。
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受灾人次上升41.5%,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5.3%,但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均有下降。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平均降水量和江河来水总体偏多,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7%,华南前汛期和江南梅雨期较常年偏早12天和7天,共出现1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19个省(区、市)309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其中45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12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中小河流洪水和局地山洪影响较大。
今年5月以来的区域性强降雨导致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引发大量地质灾害,中小地质灾害频发,且呈现出点多面广、突发性强的特点,尤以中南、西南地区损失较为突出。与多年同期相比,中南地区地质灾害发生次数最多、造成因灾死亡失踪人数最多,西南地区造成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最重。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曾强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他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总结为,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灾害风险高等五个方面。
今年上半年的自然灾害同样表现出这些特点。一方面风雹灾害点多面广,雷击事件多发连发;另一方面干旱灾害阶段性特征明显,云南冬春旱和华北、西北局地春夏旱交织发生;更值得关注的是西北、华北遭受低温冷冻较大影响,灾害损失偏重。据应急管理部介绍,上半年,全国共出现17次冷空气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4月上旬和4月中下旬两次冷空气过程,造成西北、华北至山东一带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降雪过程,山东潍坊、河北张家口和承德、山西大同等地最低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导致果蔬等作物大面积受冻,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6省(区)698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189千公顷绝收,直接经济损失96.6亿元。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上半年全国低温冷冻和雪灾灾情相对较重,农作物绝收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53%和3%。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上半年西部地区中强地震偏多,但灾害损失相对偏轻;森林火灾发生频次也呈下降态势,时空分布相对集中。(科技日报北京7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