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地方网站不是一个媒体?地方网站称不上一个媒体的原因。
发布日期:2017年8月3日
256次浏览
自从去年乌镇的互联网会议召开,中国迎来了全民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巨大商机吸引了很多创业者开始建网站。但是,一个地方门户不管经营多久,媒体化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结。那么,为什么说地方网站不是一个媒体?为什么网为您解答地方网站称不上一个媒体的原因。
乍一看,发现在新媒体的左右夹击之下,媒体化对于地方门户而言更是一种奢望。
目前还能保持一定社区氛围的站点,网站的推荐内容主要来自用户UGC,于是第一个问题出现了,UGC的深度无法达到媒体的要求。作为一个深度社区玩家,我从不否认优良的UGC可以成为网站的灵魂,但是问题也就在于此,网友始终无法与真正的媒体从业者相提并论,他们大多的观点存在片面、有立场偏向、无法理性的全局看待事件的问题,这就自然而然带来了喧嚣之后,无济于事的局面。
当然有些人未必赞成我的这个观点,说还是存在很多社区站将一件事的影响推到很大呀。好,就这个问题我来说说我亲见的一个案例:相信很多人都对四五年前曾经在网络上流传的“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记忆犹新,这件事我是确切的知道是在福州的一家社区网站的一篇网帖开启的,当时那个帖子讲的是一个被拐儿童的家长分享自己寻子的悲惨经历。但是遗憾的是这家网站并没有起到放大、发酵的作用,而后的经过则是先由某微博大V发起呼吁,传统媒体开始予以重视并配以系列报道,最终才成为了全国性事件。所以辩证的去看,很少有地方门户网站能够真正意义上去推动一个突发事件最终成为媒体事件,每每都少不了传统的媒体的介入和深入才能将其真正的扩散和引申。不过这种现象所产生的副作用在于,很多传统媒体的记者不再勤奋的去开拓自己的线索渠道,而是将注意力聚焦于本地的社区门户网站,随时从里面去开拓有潜力的事件线索。
另一类网站,或是苦于没有足够的社区活跃度,或是清楚的知道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媒体深度,于是他们采取一种变通的方式广泛的采集本地媒体的资讯。一定程度上,这些网站有着更直接的媒体表象,但是比起第一类网站,却更为缺乏内容的深度。他们更多是在扮演搬运工的角色,并没有直接的内容生成能力,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甚至是在与版权归属博弈,而不少站长甚至对于这一点没有任何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早几年,搜房网就曾经被北京商报告上法庭,索赔金额极为巨大。那么在这个现象的背后我们仍然能看到,支持这种媒体假象的仍然是传统媒体。
接下来说的一类站点有自己的新闻理想(尽管我们知道地方门户永远无法迈过新闻资质这道坎),他们培养自己的团队去进行社会新闻的原创采编,而且其中也有一些站点有着非常优良的资讯传统,我曾经在2010年亲见一家网站为当地突发重大事件所做的采访提纲,完全是遵照新闻惯例去运作的,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不被看作是一个媒体(尽管他们确实在当地各类媒体中处于龙头地位),那这里所横亘的鸿沟则是一纸媒体身份的资格认定。
前面我们所讨论的其实都局限于一个领域,就是社会新闻领域,这也恰恰是大多地方站明明不可为而又偏要为之的领域。此时,我们则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媒体的概念:抛开地方门户不谈,我们的确是见过一些专攻某些垂直领域的站点做到过高额的媒体收入;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清楚的知道某些精于媒体运作的纸媒或是精于娱乐的电视媒体也有相当可观的媒体收入,那这时我们更多的是要思考,他们究竟在做的是怎样的一种媒体?
当下,很多网站苦于在媒体端的瓶颈或是困境,纷纷转型,殊不知没准是跳进了一个更深的坑。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以前的媒体是做信息的“媒婆”,而对于地方门户而言,我们的优势在于互动,落地,那么我们更多的是扮演服务的“媒婆”,用自己擅长的事去为市场做媒,这里才会有更多的服务机会和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