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有哪些应用?为什么外国不推广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在很久以前的科幻作品里面就有出现了,直接刷脸开门上班支付听起来就很方便,现在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已经开始推广,为什么同样达到技术要求的西方国家却没有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呢?为什么网的小编为您解答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有哪些应用?为什么外国不推广人脸识别技术?

中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有哪些应用?为什么外国不推广人脸识别技术?

中国已经开始推广人脸识别技术了,中国的科技巨头正竞相致力于将“人脸识别技术”投入商业化应用,希望抢在西方竞争对手的前面,后者由于担心引起注重隐私的消费者的不安,在这方面比较谨慎。在一些市场上,隐私方面的顾虑阻碍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而在中国,许多人已经习惯了在一些日常事务上“刷脸”,从支付,到进入小区、学生宿舍和酒店等。人脸识别技术甚至被用来解决一个数十年的老问题:北京天坛公园的厕纸经常被成卷成卷的盗走。这个游人众多的公园现在配备了一种厕纸机,能够识别使用者的脸部并且不允许频繁重复取用厕纸。

还有一些比较稀松平常的事情,电商集团阿里巴巴(Alibaba)的关联公司、在线支付平台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的4.5亿用户可以通过自拍来登录在线钱包,而中国建设银行(CCB)允许客户在一些自动贩卖机上刷脸支付。叫车服务“滴滴出行”(Didi Chuxing)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来验证司机的身份,而搜索引擎百度(Baidu)研发出了人脸识别闸机,应用在百度办公楼入口和需要购票进入的景点。中国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浓厚兴趣,帮助催生了这个领域的世界上第一家“独角兽”:总部在北京的Face++在去年12月的第三轮大规模融资中募集了1亿美元,对此该公司表示,凭借超过10亿美元的估值,其已经跻身“独角兽”企业之列。

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有哪些应用?为什么外国不推广人脸识别技术?

旷视科技(Megvii)旗下的Face++已将其软件授权给滴滴和蚂蚁金服使用。在中国人口稠密的城市里,人们需要在银行排长队,Face++从中看到了第一个机会。“你要办什么业务都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因此我们首先为金融科技领域提供人脸识别服务,”该公司表示。现在Face++计划专注于零售领域。就人脸识别技术背后的人工智能基础性研究来说,中国的水平与欧洲和美国相当,但在商业应用方面,中国绝对走在了前头。

泄露个人信息

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有哪些应用?为什么外国不推广人脸识别技术?

为什么外国不推广人脸识别技术?“美国的大公司谷歌(Google)没有追捧人脸识别技术本身,是因为谷歌有更高远的战略,人脸识别现在并不是很高端的技术。而中国的大公司更注重眼前的利益,人脸识别对于他们来说是人工智能方向最快最好的变现渠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体识别技术领域的专家冷彪表示。在中国,人脸识别领域的初创企业享有正向的反馈循环:它们的技术被使用得越广泛,技术就会越完善。“随着现实生活场景的商业应用增加,越来越多的数据就会反馈到我们的系统之中,改善我们的深度学习,”旷视科技的谢忆楠说。与所有的人工智能应用一样,对数据的访问至关重要。中国庞大的人口,再加上不够严谨的隐私权法律,令大量信息能够以低成本获得。

“中国对收集人像的行为并没有规范管理,所以这里收集数据比在美国容易。”冷彪说。“那种人脸照片,早先五块钱(不到1美元)就能买一张。”

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有哪些应用?为什么外国不推广人脸识别技术?

“中国曾经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把隐私看作负面概念。”西盟斯律师事务所(Simmons & Simmons)驻上海的科技行业律师杨迅表示。“第一部明确禁止滥用个人信息的法律出台于2009年。”

这种状况导致中国企业在人脸识别应用方面比西方同行更大胆一些。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曾在2011年称人脸识别“很可怕”,并承诺不会建立用户照片的数据库。到目前为止,美国人脸识别技术的商业应用主要局限于在社交媒体上自动为照片中的人附上标签。Alphabet智能家居部门Nest也已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其安全摄像头上,不过这一功能不能在伊利诺伊州应用,因为该州与收集生物识别数据有关的法律十分严格。

人脸识别技术滥用

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有哪些应用?为什么外国不推广人脸识别技术?

然而,人脸识别技术仍有被滥用的可能性。与指纹识别不同,人脸识别可以被动完成,这意味着用户不一定知道他们正在被侦测。中国政府把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火车站的监控摄像头,一旦发现被禁止旅行的人,就会提醒警方。与政府身份认证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将使得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在内的生物识别技术将来在中国大有市场。中国有世界最大的国民身份照片数据库——超过10亿张,美国大约只有4亿张。

中国的公民已习惯于将身份证放在读卡器上,以开立手机号码、购买火车票或在旅馆登记入住。中国政府最早在身份证中使用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 ID),这意味着一个人身份证装在口袋中,只要走过射频识别大门,身份就会被查出来。所有这一切加起来,意味着对无处不在的身份认证技术的接受,而对中国以外的许多人来说,他们也许会觉得这不是好事。不过,用户却拥有了速度上的便利——正如施密特上个月在上海附近一个论坛上所说的:“中国是个匆忙的国家。”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