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称古毛犀牛灭绝是因气候变化所致

  科学家研究了关于史前巨型动物,如长毛象、穴居狮和毛犀牛在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时的灭绝现象。此前,这一灭绝事件与早期人类在全球范围内对狩猎动物的传播有关。然而,新的研究发现,毛犀牛灭绝的原因可能与过度猎杀不同。

  科学家表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了这种生物的灭绝。科学家对14种巨型食草动物的古代DNA进行测序后发现,毛犀牛种群在西伯利亚灭绝前的几千年里是稳定而多样的。研究小组认为,该地区的气温上升过高,对适应寒冷的物种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研究小组表示,最初认为人类是在1.4万或1.5万年前出现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就在犀牛灭绝的前后。然而,已经发现了更早的人类居住地,其中有一处约有3万年历史。这意味着毛犀牛的消亡与人类首次出现在该地区的时间并不一致。

  与其说是消亡,不如说是在那个时代出现了类似于人口增加的现象。为了了解塞尔维亚羊毛犀牛种群的规模和稳定性,研究人员从14种生物的组织、骨骼和毛发样本中研究了DNA。他们对完整的核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以回顾时间并估计种群规模。他们还对14个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以估算雌性有效种群数量。利用这些技术,研究人员能够估算出毛犀牛灭绝前数万年的种群数量。他们发现,在2.9万年前寒冷期开始时,种群数量增加后,毛犀牛种群数量保持稳定,近亲繁殖率很低。稳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人类开始在西伯利亚生活之后。研究小组认为,这种下降与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时出现的短暂变暖相吻合,这一时期被成为Bølling-Allerød间歇期。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