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前不要让孩子做哪些事情?9件事情不能做
6岁前的孩子学还是不学,一切以兴趣为主要衡量标准。孩子6岁前,玩耍应该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过早地给孩子学习,其实是一种悲哀”,这是国内一个知名学者的言论。下面为什么网小编来科普被公认为6岁前最好不要做的9件事情,爸妈们都知道吗。
六岁前不要让孩子做哪些事情?9件事情不能做
1、不要强调记忆性的学习
儿童的大脑可塑性强,过早地让孩子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会大大降低其大脑的可塑性,影响孩子的想象力。
强迫记忆还会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等到一年级真正学习时,厌学期却来临;年幼的大脑需要均衡发育,过早单纯地记忆虽然发展孩子的左脑,但右脑的发展却被抑制,阻碍大脑的全面发育。
2、寄宿制幼儿园
不少父母以为寄宿制利于孩子自立,的确寄宿制能让孩子较早学会独立,但这种效果跟留守儿童和孤儿是一样的,这类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较重的心理问题,情感冷漠,这些孩子长大后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都比较低,影响人际交往。
3、不要让孩子认字
6岁前的幼儿,尚未能从事精细的作业活动,而且难以区别相似的文字,另外,幼儿手部的骨骼肌肉未发育成熟,不适宜持久用力的动作,还有就是这时期幼儿写字时,他们更多的不是专注于认字,而是盯着笔尖转,或者画出来的颜色是否好看。
4、不要长期大量喝果汁
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但是6岁内孩子如果过量饮用果汁,会扰乱孩子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容易出现腹泻。
另外,长期大量饮用果汁,不但对孩子健康无益,反而有可能让孩子患上“果汁饮料综合征”,即果汁中的果糖会阻碍人体对铜的吸收、影响血红蛋白生成导致贫血。
5、慎用挫折教育
幼儿6岁以前,尤其是3岁以前的孩子们,都处于安全感建立和完善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给予太多挫折,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对外界的信任、甚至失去对世界的好奇与兴趣,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6、不宜学乐器的技巧技能
除非孩子有兴趣,否则6岁前的孩子不应该被逼着学习乐器,更不要进行专业技术技巧的训练。
6岁前的孩子,建议以欣赏或“浸泡式教育”的方式参与,让孩子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自发衍生出兴趣,否则过早的技巧技能的训练,会束缚孩子,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别长时间戴太阳镜
6岁以下的儿童,视觉功能还未发育成熟,还需要更多太阳光刺激,戴太阳镜时间长了,眼底黄斑区不能得到有效的刺激,会影响视觉的进一步发育,严重者甚至可能形成弱视。
8、避免7项运动
一般来说,6岁内不宜进行拔河、长跑、倒立、掰手腕、玩成人滑板车、锻炼肌肉、兔跳等运动,因为这类运动会加重幼儿肢体的负荷,影响身体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身高发育。建议6岁内的孩子可以进行跳绳、弹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篮球、游泳等运动。
9、不看3D电影
6岁前幼儿的眼睛还在发育中,包括眼部肌肉、眼球、屈光系统没有完全定型,是比较脆弱的。
在观看3D电影时,需要双眼把各自看到的图像融合成一个,而双眼各自看到的图像远近是不一样的,融合一起之后才能形成一个立体的图像,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他的融合功能和立体功能发育都不完善,长时间观看3D电影时不停地进行眼睛的调节和融合,容易产生眼睛疲劳诱发假性近视,进而导致孩子近视。
如何培养6岁的孩子?孩子6岁前是培养性格的黄金阶段
家长们不急急于发展孩子的特长,可先从立规矩开始,教会孩子做人,比教孩子技能更重要。
1、粗野、粗俗行为不能有
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以后不能这样做,这种粗野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然后让孩子自己反省。
2、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6岁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识才刚刚萌芽,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只要是喜欢的东西,他就会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可以拿着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告诉他:“这一件是你的,这一件是爸爸的,这个是妈妈的。”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不好,自己玩耍的时候总喜欢乱扔玩具,玩厌了就屁颠屁颠地抛开,等着妈妈帮他收拾残局。
其实6岁前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收拾东西,只是爸爸妈妈的宠爱和迁就,让他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
给他立下规矩,每次玩完之后都要自己收拾玩具,写完作业要收拾书桌等等,让他学会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谁先拿到谁先用后来者必须等
在家里,爸爸妈妈总是“孩子第一”什么事情都让着孩子,饭先给孩子吃,水果先让孩子挑等等。
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长大后可是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哟!
5、不可以打断别人说话
当孩子遇到好的事情,比如受到老师表扬了、交到一位新朋友等等,总会很兴奋地想要把它告诉爸爸妈妈,无论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打断。
现在许多父母,常常允许孩子在任何时候打断自己讲话,而且还会高兴地回应孩子,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孩子养成不顾一切打扰别人的习惯。
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爸爸妈妈要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帮他改正,告诉他随便打扰别人是很不礼貌的。
心平气和的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再给他立下规矩。
6、做错事要道歉
家长们疼爱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处处让着他,就算孩子犯错不道歉爸爸妈妈也会一心软就原谅他了。
这样的处理方法,会让孩子没有了约束,难免会为所欲为,犯更多更严重的错误。
其实6岁前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也已经开始懂事理了,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抓住机会,从小就教育他“做了错事要道歉,这样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命令孩子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如果是爸爸妈妈错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孩子一起遵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