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错的时候该如何正当教育

        教育是什麽? 教育是一系列的面對,認知和引導;教育的本義是要讓人的本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     

 

         ​01 事件  周末到公園拍荷花。遇上幼兒園大班搞親子活動,然後狹路相逢一熊孩子。 荷花池旁是一條綠蔭正濃的走廊,有不少遊客在歇腳納涼。 彼時我在荷花池旁蹲點等構想好的畫面,很突然就被砸了。回身一看,有個小半拳頭大的野果骨碌骨碌滾落在我腳邊,再擡頭一看,一個4歲模樣的熊孩子手裏攢著又一個不知哪裏撿的野果正準備扔過來。 我側身躲了一躲,野果砸中了我的相機。 我有點懵圈,尚未發聲,家長就先聲奪人地用我聽不懂的家鄉話訓斥了男孩幾句,然後拉著他正欲離開。 我的目光追上去,問,不跟阿姨道歉嗎? 家長擡頭木然看了我一眼,語調幹澀地應付了一句,對不起。 我滿肚子的大道理被周邊看熱鬧的吃瓜群眾的八卦表情給澆滅了。 敷衍式的謾罵責備真的毫無意義;避重就輕,怕惹上麻煩、怕在公共場合丟臉的回避退讓也真的十分不妥當。  

孩子有错的时候该如何正当教育

        02 理析  家長是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首要學習對象,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小孩日後的成長埋下影響的種子。 當孩子做錯了事,家長通常會要求孩子說“對不起”,然後很仔細的告訴孩子他究竟錯在了哪裏,為什麽這樣做是不對的。當孩子道了歉,也表示理解及同意父母的說理時,通常傾下這個教育行為就結束了。 但是整個過程中,卻缺少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要讓孩子了解要如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年幼的孩子玩性大,做事沒有輕重,生活經驗不足,是很容易犯錯的年齡。我們要在允許孩子犯錯的情況下,教會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孩子才能夠在錯誤中得到成長而不是被縱容或者被壓抑。 孩子犯錯,家長如何反應,連帶的行為情緒如何,都將影響下一次小孩犯錯時的心裏反應。這是一個重點。父母的回應,是孩子檢驗自己的標準,孩子會根據父母的反應對自己的行為做調整。 如果父母在孩子做錯事時用打罵的方式回應,這個過程中,孩子處在恐懼的情緒中,很難去對事件本身進行反省。他只是因為害怕權威才去承認錯誤,這樣他可能下次還會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會形成父母口中的“屢教不改”。這是因為孩子在恐懼中並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為什麽不可以這樣,這樣的後果是什麽。 如果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只是強硬地要求道歉,並不斷的強塞小孩可能並不能理解的大道理,孩子可能會以為:我做錯事後,只要說了“對不起”,被父母責備一下,這也就過去了,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於是小孩的內心難免會出現這樣的條件反射:對不起就如膝跳反射,並不是發自內心的認知,要麽只是為了避免一頓打,要麽就是為了應付完了,趕緊算了。這樣並沒有起到教育和管理孩子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在於認識錯誤,更重要的是認知錯誤;要明白知道錯在哪裏,知曉自己的行為習慣為何會讓身邊的人不舒服,不開心,甚至會帶來損害。更要明白,犯錯後要面對的不單單是家長,而是這個社會的情緒面。        

 

        ​03 引證  有些家長可覺得孩子還小,說這麽些道理他不一定能懂,並且過早讓他面對社會的行色各樣會不利於心裏成長。 但真的是這樣嗎? 前不久在網上偶然看到一個小視頻,覺得很暖心;當時沒存下來,再找卻無果。 粗心的家長將車停在路邊,後座的小朋友冒失開門撞倒了一輛電動車。電動車小哥被摔狠了,爬起來後一嘴的血。 小朋友七八歲的樣子,他哭著對交警蜀黍說,警察叔叔,我害怕。 交警蜀黍說,不要怕小朋友,下回開車門一定要註意安全。 電動車小哥自己也還是個大男孩。面對驚恐哭泣的小男孩,他也暖心地安慰道,沒關系小朋友,我不要緊的…… 視頻很短,我沒有看到家長的表現,但是這個場景下的關聯關鍵個體,警察與受傷小哥,都給了犯錯的小朋友很正向的反饋。 這種特定場景的教育,沒有單項向的憤懣與指責,沒有刻意的說教,兩人都在角色的立場上包容了小朋友的犯錯,但是也給予深刻的提醒。 那一刻我是被暖到了。 教育是雙向的,育人者不僅要教,還要接受教者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