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后依然会记得的父母做的事

         她小时候嘴馋,爱吃西瓜。6岁那年的夏天,她和母亲走在街上,见到西瓜摊被切开两半的红彤彤的西瓜就要流口水。看到她期盼的目光,她母亲犹豫了一下,摸了摸裤袋,从里面掏出了一张皱巴巴的还缺了一小角的一块钱,清清嗓子跟西瓜贩子说:“老板,给我来一块!”女儿接过西瓜一啃而光后,突然发现母亲微笑地看着她,她这才发现母亲连一口西瓜也没吃上。“我不爱吃西瓜,你吃!"听到母亲这样说,她的脸反而红得发烫,因为她想起了母亲曾经躲在厨房,啃食只剩一点红肉的西瓜皮的遥远记忆……  没多久,她的母亲便生病去世了,那一年她才7岁。    

         在听着这位妈妈的回忆,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姿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那位妈妈眨眨发红的眼睛,问我:“你说,父母最应该给孩子留下什么记忆呢?”这得从孩子最容易记住的是哪些细节说起。  ▷孩子长大后,依然会清晰记得父母的哪些细节?  美国执照心理学家Krystine Batcho经过大量的研究文献发现,童年时期孩子与父母的互动而培养来的亲子关系,平凡的点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特别。孩子们长大后,那些快乐的和恐惧的往事会成为非常深刻的记忆。所以,孩子们长大后,依然清晰地记得有关父母的细节,也是跟这些方面相关:  

孩子长大后依然会记得的父母做的事
         1、孩子害怕时,父母做什么?  我们知道,当一位新生的小婴儿哭泣时,如果妈妈在婴儿床边播放模拟子宫内的白噪音,宝宝便会恢复平静。其实对宝宝来说,模拟妈妈子宫内声音的白噪音意味着安全感。约翰.鲍比也曾经说过,那些有安全感连接的宝宝,往往是走的最远、最富有探索精神的。所以,从小的亲子陪伴和情感连接,能保障孩子的安全感。  当孩子遭遇害怕,比如他们半夜从噩梦中醒来,从高处摔落产生恐惧感,被宠物狗追扑而害怕,被同龄小朋友欺凌而颤抖……父母做什么,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一位读者爸爸曾经跟我分享过他小时候被狗追扑的情景。当时他才几岁大,跟随父亲到田地里采摘花生。路上一条土黄色的大狗从旁边窜出来,把他扑倒了,他害怕得裤子也尿湿了。赶走了大黄狗之后,他才开始大哭起来,父亲朝他投去鄙夷的眼光:“胆子比老鼠还小!”父亲那一刻鄙夷的眼光,让他记住了几十年。  保护孩子安全感的父母,会给孩子留下温暖的记忆,反之,则会留下苦涩的记忆。

          2、父母跟孩子经历的快乐瞬间  幼儿说已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孩子的幸福感和快乐记忆,来自经历而不是事物。什么意思?当父母给孩子送一条漂亮的公主纺纱裙子,还不如陪孩子玩一次“老鹰捉小鸡”游戏,将给孩子带来长久的幸福感。孩子跟父母一起经历事情,比如父母教孩子打扫卫生、做蛋糕,父母陪同孩子踩单车踏青,父母陪同孩子阅读有趣的绘本,父母陪同孩子参加幼儿园的亲子运动会……这些父母跟孩子经历的快乐瞬间,会成为孩子温暖而深刻的记忆。    一位老人摔伤不得不坐上轮椅,老人很绝望。女儿跟老父亲说起了儿时的经历,让父亲老泪纵横。5岁那年,她因为玩荡秋千而从高处摔落,摔断了左腿,她很难过不能跟小朋友玩耍了,因此常常发脾气。有一天,父亲兴高采烈地把她推出门,参加了一个跑步活动。父亲把她的轮椅推得飞快,她快乐而兴奋的“咯咯”笑声,随着路边苍翠的绿树飘散到远方,两父女在旁人的艳羡中获得了第一名。  

         3、父母两人的关系  在孩子眼里,父母那些温馨的恩爱瞬间,以及相互斥责和打架的场景,将在孩子的脑海里刻下烙印。别以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其实孩子是敏感的观察者。正如英国剑桥心理学家特里·阿普特所言,孩子甚至能敏感地捕捉到父母间虚伪的“和谐”。为什么?父母的关系,对孩子来说意味着生存环境的安稳与否,这是基因在人类身上留下的“警报器”:当父母关系不友好,孩子可能面临父母分离、孩子生活无保障的危机;当父母关系和谐,情感亲密,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幸福感,不仅意味着生活的安稳,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快乐的氛围,父母的恩爱点滴,也会成为孩子未来婚姻的范本,被孩子记住一辈子。    曾经接触过一个案例。一位25岁的小伙子非常害怕上发廊剪发,每一次进去,看到地上一撮撮的黑发就会冒冷汗,继而浑身颤抖。小伙子说,他记得3,4岁时,有一次他的父亲把母亲塞进一把有扶手和靠背的椅子里,然后拿起皮带抽母亲……他吓哭了,惊恐中看到了自己脚上蓝色布鞋旁边,随着母亲凄厉的哭叫,落下了一撮黑黝黝的长发。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