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宝宝期叛逆严重家长该怎么做

        相对于12-18岁青春期、6-8岁儿童期特殊生命阶段而言,2-3岁宝宝期足够好的养育对家长挑战性最大,也是最耗费心血、最需要灵慧的。

        一、紧紧地拥抱,爱是一切的本源 前天晚上,十一点都过了,居然有个电话进来,说是宝宝不肯睡觉,母子俩从八点开始一直杠到现在,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讲满几火车,眼泪淌满几箩筐,嗓子都哑了反正就不睡。问他为什么,这小家伙很光棍地来了句:“我失眠了!不想睡!”这妈妈说着说着自己竟也哭起来了,从白天在单位被领导无缘无故穿小鞋、到婆婆吃饭时无缘无故给脸色、再到小姑子进门无缘无故要钱、再到儿子无缘无故不睡觉……总之就是,世界末日了! 耐着性子听,终于说完了,问了她一句:“你儿子不睡觉,是想做别的什么吗?”就这么简单一句,竟然把她给问住了。“不知道啊!”她理直气壮地答。 “不知道?你问一问孩子不就知道了?”我说。 “该睡觉就睡觉,问哪干嘛?”她语气暴躁,很不耐烦地样子。 “哦?那都11点了,该睡觉的时间,你打什么电话?”我问她,语气很平和,内容却很不客气。 “……”这问题又把她给问愣了。顿了顿,她说“我,对不起,打扰你了吧?我是实在没辙儿了,突然想起你,就拨了你电话。”她说。 “你打给我是想干嘛?”我问。 “啊?”她又愣住了。想了想,补充说:“我儿子不睡觉,闹腾地全家不安宁,我实在没法子,都快崩溃了。” “你打给我是想干嘛?”我问。 “你这人咋这样?我说我都快崩溃了!”她语气又暴躁起来了。 “你打给我是想干嘛?”我问。 “……”这一回,电话那头是长长地沉默,之后,她说,“我想解决我儿子不睡觉的问题。” “哦?有个问题没解决,所以打电话?”我问。 “是的,”她答的快速而肯定。 “你儿子也是有问题没解决,所以不睡。至于什么问题,你自己去问。”我说。 “哦……”看来她是真的明白了,匆忙挂了电话。 想起那个不肯睡觉而被亲妈惩罚打手心、责骂不懂事又被迫听了三个小时睡眠与健康教育课的孩子,真是好心疼。长长的三个小时啊,有那工夫各种打骂指责再加掉眼泪演苦情戏、讲道理斗智斗勇,却没工夫问上一句“不睡觉,是想做别的什么吗?”这样单方面的情绪独角戏,怎么能叫沟通?母子之间爱的河流中断了,可只有两岁多点的孩子却没法表达这种因爱断流的焦虑、担忧和痛苦。他只能通过“不睡觉”这么个行为,来试图建立与妈妈之间爱的链接,结果却适得其反。

对于孩子宝宝期叛逆严重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可能还记得,10年前,有本书风靡一时,叫做《水知道答案》。作者通过122张水结晶照片,得出了水不仅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且还能感知人类感情的观点。他是怎么论证的呢?比如让水“听”音乐,听贝多芬《田园交响曲》时,水结晶美丽工整;听乌七八糟音乐时,水结晶就变的丑陋。比如让在水“看”文字和图片,在透明瓶壁上贴“烦死你了”,水结晶破碎而零散;贴上“谢谢”,水结晶非常清晰地现出美丽的六角形。结论是:水如果感受到了美好与善良,水结晶就显得十分美丽;感受到恶意与负面情绪时,水结晶就显得不规则且丑陋。 亲爱的家长们,明白祁祁喵所要表达的了么?我们的孩子,他们感知爱与美丽的能力,比水结晶可高了几何级数的段位。遇着孩子跟你说“不”、跟你发脾气、跟你无理取闹,请先在心里把一句话说三遍:我30岁他2岁,他是孩子我是大人! 说满三遍以后,想来大部分家长都会知道该怎么做了。如果还有小部分家长继续不知道,那么,就按祁祁喵告诉你的做:蹲下身,把孩子搂在怀里,紧紧地搂抱他,但一定要保证孩子双脚继续站在地面上,像一个独立的大人那样,彼此平等地、尊重地享受这个拥抱。抱到足够了,孩子会告诉你答案,你只需要按照孩子语言示意或动作示意去做就好了。 为什么要“蹲下身,把孩子搂在怀里”?因为这个动作,是最准确的“爱的表达”,是所有语言信息中最简单直接、最不容易走样儿、最不会引起误会的“爱的语言”。这个语言会坚定地告诉孩子:妈妈爱你!妈妈非常爱你!不想睡觉的宝宝,妈妈也爱;犯错误的宝宝,妈妈也爱。爱是一切的本源,爱是底气,爱是尊重,爱是信任,爱是充分地鼓励和全然地接纳,以爱为桥,几秒之前的大吼大叫大哭大闹便能够无声无息地化解,爱的链接畅通无阻了,些许鸡毛蒜皮分歧事,不在话下。

        二、温和地提议,二选一简单高效 凌晨五点不到,妈妈就赶紧起床,穿衣洗脸收拾自己、煎鸡蛋煮牛奶热蒸馍,忙的团团乱,好不容易弄停当,又急吼吼第三遍去喊宝宝起床。那小家伙不情不愿嘟囔着,闭着眼睛伸胳膊等衣服自动上身。头上一把脚上一把,好容易把衣服鞋袜都给穿齐整了,把人抱到饭桌跟前坐好,指着一桌子又营养又美味地早餐颇有成就感地显摆:“瞧瞧,都是宝宝爱吃的,快吃快吃!吃完了咱们快快去学校,然后妈妈还要赶着去开会呢,万一迟到就惨了!今天的会议可重要了!” “我不想吃!”宝宝把妈妈递过来的面包夹鸡蛋给拨开。 “你这孩子,快吃啊,给你说了赶时间!”妈妈声音不自觉就提高了。 “不吃不吃不吃!”宝宝突然就闹脾气了,把妈妈递过来的面包夹鸡蛋猛地一推。面包翻到桌沿边上,一晃悠,竟然掉地上了! “啪——”一巴掌下去,孩子粉嫩粉嫩的小脸刹那血红一片,很快就鼓胀一个鲜明的巴掌印。孩子吓呆了,连哭都忘了;妈妈也被自己这突如其来的一巴掌给惊到了,然后恼羞成怒地吼了一句:“谁让你把面包扔地上!”这理由找的,妈妈自己的脸也红了,明明是不小心啊,孩子又不是故意的!可是,事情就僵在这儿了,孩子后知后觉委屈地不行,哭的那叫一个毁天灭地;妈妈又急又后悔,心里头那叫一个火烧火燎! 这样的事,于两三岁宝宝的家庭而言,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怎么办怎么办? 办法很简单:温和地提议,二选一简单高效。 怎么二选一呢?比如上述情况,妈妈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吃什么、怎么吃。比如孩子第一次拒绝说“我不想吃!” 家长别着急别上火,在心里给自己敲一下警铃说“来了!”是的,不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境如果遇到孩子说“不”,就赶紧敲响心里提前预设好的那个警铃,就像摁电灯开关那样,把“来了”这两个字当作自己情绪的开头,摁一下,把情绪关掉。然后平静温和地、不指责不批评地顺着孩子的意思提问题:“哦?宝宝不想吃啊?是不想吃面包夹鸡蛋呢?还是不想吃这个桌子上的任何一样食物?” “不想吃面包和鸡蛋!”宝宝如果这样答,那么就随他自己在桌上任何挑选自己想吃的。 “桌上的都不想吃!”宝宝如果这样答。家长就继续平静地、温和地提问:“哦,宝宝都不想吃啊,那这样吧,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今天中午的饭咱们吃桌上这些,今天早饭就吃饼干,家里只有饼干了。当然,你也可以有第三个选择,就是两样儿都不吃。如果两样都不吃的话,宝宝一整个上午就可能要饿肚子啦。” 接下来,宝宝会自行解决这个问题。至于怎么解决,就不劳家长操心了。吃饼干或者饿肚子都行,但家长切记不要因为心疼一出门就给买这买那补充零食,这个坚决禁止,忍得一时心疼,方得永久太平!一定要忍得心疼哦。 “二选一”,其实就是在不动声色地培养宝宝独立的自我成长,以及勇于承担后果的良好品质。宝宝自己选择了两样都不吃,就得自己承担饿肚子这个后果嘛。

        三、坚定地引导,筑基责任与品格 继续上面那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叫坚定的引导。 比如孩子吃什么或者不吃什么、穿什么或者不穿什么、九点钟睡或不睡等细碎小事,提供二选一答案,让孩子自己做主。 九点到了,宝宝说:“我不想睡!” “哦,宝宝不想睡啊。妈妈知道了,宝宝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给妈妈讲10分钟故事再睡,二是现在就睡。”会预设答案的家长,两个选择都是双赢。比如关于晚10分钟睡的二选一预设。给妈妈讲10分钟故事,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又链接了亲子关系,双赢;选择了“现在就睡”,既强化了宝宝早睡的好习惯,又强化了宝宝“说话算数”的良好品质:自己选择了现在就睡,如果不睡的话,岂不是说话不算数?这可不是好孩子!所有宝宝都有想做好孩子的热烈愿望呢。 所以呢,关键中的关键有两个,一是“二选一”问题的预设工夫,预设的好,就能给孩子未来成长中的许多美好品质打下坚实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正如道家修炼入门第一阶便是“筑基”。 另一个关键中的关键,是预设“二选一”时候绝不能触碰“红灯区”,这方面家长必须坚定地、坚定地守好红线。什么是不能触碰的“红灯区”?比如孩子要拿手指头去动电源插板上的小孔、擅自去动开水瓶、无大人陪护自己离开幼儿园或者自己跑出家门等,凡是事关宝宝人身安全的都属红灯区(包括宝宝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家长也要将之列为除父母之外任何人不得触碰的红灯区,并重点地、重复地提醒。而且要在事后进行长时间观察,确认宝宝确实把这些红灯区牢牢记住并牢牢遵守——这就说明,这个“约法三章”成功了。

        总之是,两三岁孩子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还没有家长预想的那样好,有许多复杂需求他们都无法清楚地、准确地表达。这就需要家长格外用心地、高度地关注关心和关爱,不管是宝宝发脾气、做错事等任何时候,都要平静地、温和地、坚定地实施“三步走”。第一步是无条件地、紧紧地拥抱他,将爱传达到孩子那里;第二步是在爱的氛围下,机智设定“二选一”有商有量地解决问题;第三步是孩子一旦作了选择家长就要立场坚定地不放弃、不纵容,通过这种正向引导,将孩子叛逆行为和状态里包含着的积极因子给固化成为品格,比如胆子大有闯劲、好奇心强敢创新、自我边界意识强等等。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