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抓住孩子的语言关键期
美国贫富分化最严重的时期,有科学家发现,即使贫困家庭的孩子和富裕家庭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学业成绩仍然有很大差异,这是为什么呢? 多数人都会想到的影响因素是:遗传、收入水平、父母受教育水平、居住环境等等,但科学家托德·里斯利和贝蒂·哈特对一份大样本进行长期追踪后发现:词汇量的多寡才是导致两种家庭的孩子,学业成绩差异大的最主要原因。 实验结果显示,富裕家庭的孩子3岁前听到的单词数是贫困家庭孩子的3倍以上。这是因为贫困家庭的父母忙于生计,无暇与孩子对话或陪孩子阅读;而富有家庭的父母更倾向于尊重孩子的发言权,愿意与孩子交流,并且,这些孩子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语言媒介,比如:图书、报纸等等。 这样的研究结论适用于全世界,而不仅仅美国。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语言与思维形影相随,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人在说话时,思维也在运转,如果一个人说话没有条理或词不达意,说明此刻他思维也不清晰。
语言如此重要,但孩子的语言关键期却只有0-6岁,过了这个时间段,语言学习的速度就大幅下降了。大家听说过有关“狼孩”、“豹孩”的新闻吧,这样的孩子几乎没有语言能力,即使被解救后由专人教授语言,终生的语言能力也就行当于3-5岁的幼儿。 用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的话来说就是:“在6岁以前,儿童能成功地掌握一门语言;从6岁开始,儿童开始学习语言的能力就开始逐渐衰退,这种衰退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的结束。 所以,0-6岁,抓住孩子学龄前这关键的6年,多多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吧。
01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呢?由研究儿童语言发育30年的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沟通障碍系教授玛格丽特·麦克莱根和语言治疗师安妮·巴克利合著的《0-6岁,抓住孩子的语言关键期》一书,给出了最专业的建议。 这本书遵照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语言发展特点,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供父母参考。有一张图表十分清晰明了,分别是通过孩子表现在外的词语和动作,搞清楚孩子在该年龄段的语言特点,然后给父母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便于父母帮助自己的孩子提高语言能力。
02 其中有2个办法反复被提到,几乎贯穿孩子的各个年龄段,这就是描述、描述、描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其实这不是我说得,在这本书里,真的有一个建议只有这一句话:描述、描述、描述。 给孩子穿衣、带孩子玩游戏、陪孩子读绘本,都要描述。比如带孩子上街,看到街上的汽车,可以这样描述:“哇,路上有好多小汽车,有白色的,有黑色的,那辆车跟爸爸的车一样啊,它们都开走了。” 总之,要描述各种事物,还要描述孩子的动作和我们的动作。我想这是个命名和释意的过程,帮助孩子认识环境、认识他人、认识自己,这正是孩子形成自我认知的前提和背景。而一个人自我认知清晰明确是拥有正常人格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