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时节该如何养生?大雪时节养生四大关键

    马上就要步入大雪时节了,那就意味着天气要更冷一些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为什么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大雪时节养生有哪四大关键。
    2015年的大雪在阳历12月7号,农历十月廿六。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这一季节,天气开始变得更为寒冷。大风、大雪将会经常出现,气温骤降,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会比平多好几倍。所以,我们要多注意,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1.注意防寒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
    中医理论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不戴帽的人,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若气温在4℃,从头部散失总热量占60%。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寒冷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由此可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
    冬天风寒侵人人体,首当其冲的还有胸部和腹部。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內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此外,寒冷还可诱发胃肠病的发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不容忽视的环节。
大雪时节该如何养生?大雪时节养生四大关键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大雪节气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寒冷的大雪节气,首先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其次,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要穿一点的外衣。身体不舒服时,应该主动到医院检查。
    大雪节气后,由于天气变冷有些女性容易感到寒冷。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女子由于经期孕期和产褥期或患有贫血、胃肠症及久病体虚等,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抗寒力差,故冬季特别怕冷。另一方面,女性如果营养缺乏,患低血压或甲状腺功减退会,也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循环不良,特别是肢体末梢血管血液循环障碍,会导致手脚冰冷。
2.注意饮食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在此节气,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可以进补了。进补时在饮食上,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便助于御寒。不过,由于天气干燥再加上饮食不当,很容易使人上火并患口疮,还要注意控制数量。同时,注意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和温性水果,宜多喝粥。
    由于室内外干燥,空气湿度很低,一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即常说的“8杯水”,一杯约300毫升)。
3.注意起居和运动
    大雪节气,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起居和运动有规律。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炼,“必待日光”。
4.注意情绪平和
大雪时节该如何养生?大雪时节养生四大关键
    要注意情绪平和,许多疾病,是由于情志引起的。例如,因为情绪不稳和起居无规律易引发青光眼——一种致盲眼病,此病多在冬季寒冷的月份发作,其症状有:眼痛、眼胀、视力减退,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故平时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注意起居要有规律,不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增高;晴朗的天气下,适度参加户外活动,因为这样可增加眼底血管氧气的供应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聚积避免眼压升高;气候寒冷的恶劣天气里,要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对眼部的影响。
    另外,如果雪下得较大,积雪不化,人们大雪中待久了极容易患上“雪盲症”,即“雪光性眼炎”。该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由雪地反射到人眼角膜上,引起角膜损伤,其症状为,畏光、流泪、异物感、奇痒、刺痛、水肿,因此雪地逗留的时间不宜太久,如雪地工作或旅游观光应戴上具有防紫外线功的墨镜。尤其是东北的朋友,更要多注意。
衣食住行 顺应天时
衣:大雪穿衣户好头脚胸
    大雪节气,因为寒冷,人们都喜欢穿上厚重的毛衣、羽绒服、保暖裤等,而在全身武装的同时,许多人往往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部位,那就是脖子。 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以及脚都要注意保暖。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和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肺为娇脏”,太寒太热都受不了,特别是寒,最容易引起咳嗽、哮喘。女性朋友冬季穿上坎肩,可以防肩背受寒。脚部保暖是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且少。俗话说“寒从脚起”,脚部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如穿长袜、厚靴,睡前热水洗脚。在温暖双脚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
    有些人因天冷怕寒,冬天睡觉时总爱多穿些衣服。其实这样做很不利于健康。养生保健专家解释说,因为人在睡眠时大脑、肌肉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肌肉的反射运动和紧张减弱,中枢神经活动减慢,此时脱衣而眠,可很快消除疲劳,使身体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由于人体皮肤能分泌和散发出一些化学物质,若和衣而眠,无疑会妨碍皮肤正常的“呼吸”和汗液的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厚被子,也会感到寒冷。因此,在寒冷的冬天不宜穿厚衣服睡觉。
食:大雪时节如何合理进补
    大雪时节,气温骤降,是“进补”的大好时节,营养专家表示,大雪时节补养得当,来年就有很坚实的身体底子,有利于抵抗疾病的侵扰。但是,平时大鱼大肉吃过了的我们,在这个时节也不宜吃太过于油腻的东西,这样反而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尤其是“大雪”节气后,天气越发的寒冷,也即将进入隆冬,过量的吃一些进补的东西,会让食物滞留在我们的肠胃中,阻碍我们的本身就遇冷受到刺激的肠胃。那么,在这个时节,我们应该吃点什么才好呢?
    为你推荐三个进补食谱:
大雪时节该如何养生?大雪时节养生四大关键
    1、枸杞肉丝:
    枸杞20克、瘦猪肉100克,青笋20克、油、盐、砂糖、味精、绍酒、麻油、干淀粉、酱油适量。     [做法] 枸杞子洗净待用。瘦肉、青笋洗净切丝,拌入入少量淀粉。炒锅烧热用油滑锅,再加入适量的油,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翻炒,烹入绍酒,加入砂糖、酱油、食盐、味精搅匀,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锅。
    [功效]滋阴补血,滋肝补肾。这是药食合用,阴血双补,明目健身的药膳方。对于体虚乏力、贫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强身益寿之效。
    2、火腿烧海参:
    [配料] 水发海参200克、火腿50克,素油、黄酒、湿淀粉、白糖、生姜、葱白、酱油、食盐各适量。
    [做法] 海参洗净,切成条块,放入滚水中略烫后捞出备用。火腿切片备用。炒锅烧热放油之后,入葱姜略炒,再放入海参、火腿翻炒至六、七成熟,倒入黄酒、酱油、白糖、清水,小火煨烤,烧至汤汁浓稠时,湿淀粉勾芡即完成。
    [功效] 补血益精,养血充髓。最适宜精血亏虚,产后虚嬴,阳痿遗精,虚弱劳怯,久病体虚,衰老瘦弱者。
    3、蒜泥茼蒿:
    [配料] 大蒜3瓣,茼蒿250克,味精、食盐、香油适量。
    [做法] 茼蒿洗净,切一寸长段,大蒜捣烂为泥备用,锅内放入清水煮开,茼蒿下锅开水焯3分钟捞出,将蒜泥、味精、食盐、香油同时放入,搅拌均匀盛盘即可。
    [功效] 开胃健脾,降压补脑。
    [说明]:茼蒿与肉、蛋等荤菜共炒,可提高其所含维生素A的利用率。大蒜含有一种“配糖体”分,可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食用大蒜最好生吃,因为大蒜中的有效成分预热会失去作用。吃蒜后,胃消除气味,可用浓茶漱口或吃几枚大枣,气味即可消除。
    专家表示,人们经过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传统中医认为,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说到进补,有人狭义地认为进补就是吃点营养品,用点壮阳药,其实,这只是进补的一个方面。
    同时,中医养生进补是有讲究的,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做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讲究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为上;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出现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出现动静失调;如果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新陈代谢失调。所以,在进行调养时应采取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供养的方法。
    大雪时节到底应该“进补”些什么呢?专家建议,公众可以多吃一些羊肉、葱头、山药、桂圆、生姜、杏脯等温热的食物,尤其是处于经期、孕期和患有贫血、胃肠疾病的女性。
住:大雪室内干燥适度加湿
大雪时节该如何养生?大雪时节养生四大关键
    天气变冷,市民家中的空调、电热取暖器等家用电器使用频繁,如果疏于管理,易引发火灾。使用电器进行取暖时,一定要细查线路,注意防火。不能多个家用电器合用一个插座;一些家用电器不能长时间使用,如电热毯,否则容易使绝缘层烧坏,引起火灾事故;电热取暖器附近不能放置可燃物;如果长时间外出,一定要切断室内所有电源。
    在冰冻天气,居民家中的水管很容易发生破裂。专业人士提醒,要及时给室内外裸露的水管“穿衣戴帽”,做好防御措施。对暴露在外的水管等用水设施,可使用棉麻织物、塑料泡沫进行包扎保温,并做好防潮绝水处理;对于室内的管道,则最好关紧阳台、厨房、卫生间以及所有朝北房间的窗户,以保证室内温度;在气温低于-3℃时,可以打开家中的水龙头,保持水流呈线形流下,可避免水管冰冻。
    大雪期间降水量少的时候,风多风大,较为干燥,室内湿度也较低,特别是取暖器的使用,会使室内空气更干燥,易导致皮肤粗糙起皱,甚至干裂。而且,空气湿度过低还易导致呼吸道黏膜脱水,黏液分泌减少,纤毛运动减弱以致呼吸道的清除能力减弱,不能及时排出呼吸道的尘埃和细菌,易诱发和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对此,养生保健专家提示说,使用取暖器的家庭应注意居室的湿度,最好有一个湿度计,一般而言,生活在相对湿度40%-60%的环境中最感舒适,如相对湿度低了,应做相应的调节,比如,向地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板,或在取暖器附近放一盆水,以增加湿度。若在室内养盆水仙,不但能调节室内相对湿度,还会使居室显得有生机。
行:大雪出行速度要慢鞋底要软穿的要暖
    养生保健专家介绍说,伴随着大雪而来的是温度下降,摔伤、冻伤、感冒、交通事故等成为雪天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老年人摔伤以手腕、股骨等处骨折的居多,年轻人则多是软骨组织挫伤。
    从预防的角度看,老年人应减少户外活动,出行最好由其他人搀扶。行人出行时则要尽量放慢骑车或步行速度,避免滑倒。
    穿鞋:尽量穿软底、平底或胶底棉皮鞋,最好不穿硬底或容易打滑的鞋,冬天的鞋掌最好不要钉铁掌。
    走路:走在冰雪路面时,一定要放慢步伐,迈小步行走,脚落地时应前脚掌先落地,身体要前倾。带小孩外出时应改换方式,变背孩子为抱孩子,这样可以防止大人后倾斜摔倒时,把孩子压在身下。老人最好结伴出行,或拄个拐杖。
    骑车: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们应注意,要选择方便上下车的衣服,不要把衣服拖拉在车座后,防止下车时衣服挂在车座上。带帽子的衣服,骑车拐弯时视线不好,看不清左右和后方的情况下,最好把帽子放在耳朵后。在冰雪路面上骑车时,千万不能拐急弯,车速不能太快,不能急刹车,不能使劲蹬车,不能带重物。
    出远门:有条件的最好坐飞机,其次坐火车,最好不坐或少坐长途汽车。坐飞机长距离出行时,南北温差变化大,要多注意带些御寒衣物,以免因温差太大造成身体不适。
    总之,寒冷天气出行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状况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做好出行准备。应带的鞋帽、手套、围巾、口罩和御寒衣物都应准备齐全以备不测。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