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的德国人为什么不爱投资理财?
发布日期:2017年8月3日
279次浏览
德国是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没有城乡差别,百姓普遍富裕。按理说,在这样一个高收入的国家,金融业应该非常发达、个人投资理财活动也异常活跃才是,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为什么网为你揭秘高收入的德国人不爱投资理财的原因。
曾经问过许多身边的德国朋友:“你是否做过投资理财?”一半以上的人回答:“从来没有做过投资。”问:“连股票也没有买过吗?”回答还是摇头。
德国朋友告诉我,历史上,将近40%的德国人曾经涉足过投资,不但没赚钱甚至亏损,之后很多人就放弃了所谓的投资。
我问了不少德国人:今后有投资打算吗?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否定的。我告诉他们,中国有年化收益率达20%甚至高达30%的投资工具。听了这话,他们的反应居然是哈哈大笑,他们认为即使曾有过很高的收益,但也不过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迟早是要掉进去的。德国人不相信高收益与安全性能够并存,因此他们不听投资神话,也不会轻易参与。
被调查者中,只有不到10%左右的人现在还做投资理财。投资渠道不外乎是债券、股票,只有少量的人做外汇买卖。购买债券的群体大多青睐于(貪)(府)发行的公债,也有部分是购买企业债券。虽然高达80%的德国人在银行有储蓄,但存款金额并不多。德国银行协会的数据显示,储蓄是德国人最喜欢的投资方式,德国人平均将收入的12%用于储蓄。“为什么存钱?我的父母和祖父都是这么做的”。对于每月把工资的一部分存入银行,多数德国人都觉得理所当然。他们认为,上一辈人在二战后靠省吃俭用,不断地存钱,才让后一代过上了富裕生活。
普通民众很少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因为股票也是高风险的投资品种,历史上德国也发生过股灾,不少德国人亏损严重,对向来以理智、冷静著称的德国人来说,风险投资经验让他们长记性了,他们明白到股市上并没有一夜致富的好事。至于互联网金融,很多人闻所未闻。总之,德国投资理财业务并不多,相对中国而言,其规模小很多。
钱究竟到哪儿去了?
在衣、食、住、行这四项基本生活开支中,衣、食所占的比例极小,而住、行却占了很大的比重。德国人把大量的钱用于住房、汽车及外出度假等方面。60%以上的德国人并不购房,而是选择租房。为何租房在德国如此普遍?原因很简单:租房比购房划算。即使是在繁华地区,一套三居室的住房也不过800-1000欧元,偏远点的地方,600欧元也能租到。最重要的是,德国对租房者的权益特别保护,出租者不得随意涨价,双方可以签订5年甚至10年、20年的合同。合同一旦签订,租金永远不会改变。房子出现问题,都是由出租者负责维修并自行负担费用。
大约15%的德国人继承了祖上的遗产,所以既不需要购房,也不用租房。由此推算,只有25%左右的德国人购买住房。德国房价最贵的地方当属慕尼黑、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等城市。即便在最昂贵的区域,房价也不过3000欧元/平方米,多数城市房价在800-2000欧元/平方米之间。而德国人平均月收入为3000欧元。
德国人居住的规律是,越有钱的人越不住市中心的高楼大厦,而是到郊区无污染的地方购房,而且大都是乡间别墅。
德国人为何不热衷于炒房呢?很重要的原因是房产流动性很差,加上税收因素,把房转卖出去还有可能亏钱,更何况把一大笔钱压到房产上,从商业眼光上看是得不偿失的。
除了住房,另外一笔很大开销是“行”。德国家庭基本上达到人均一辆车,汽车从几千欧元到几十万欧元不等。在二手车市场上,人们可以买到几千甚至几百欧元的旧车。对特别富有的人来说,几万到几十万欧元的豪车也不少见。在德国,开车出行最大的费用不是加油,而是停车费。街边的停车收费大约2欧元/小时,地下停车场价格虽然稍微便宜,但一天下来也得十几到几十欧元,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从“行”的广义概念来看,德国人很大一部分支出是度假旅游。每年的七八月是德国人雷打不动的休假,这几乎是提前一年就计划好的。最有钱的人去美洲、亚洲甚至非洲旅游,稍微有钱的人到欧洲其他国家,特别是西班牙的马约卡岛和法国南部地区,钱不多的人则只好在国内走走。德国人很好面子,即使没有钱的人也尽量把皮肤晒黑,从而让邻居认为自己到了很远的地方旅游。
由于德国人把钱主要花到了吃、穿、住、行上,所以德国人手上闲钱并不多。正因为如此,多数德国人根本无钱投资理财。
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金,就是德国人的投资理财
德国人另外一笔重要开销是保险。完善的保险制度给了德国人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但德国民众月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也必须用于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金,德国就业者每月要缴纳各种保险费用,占月收入的比例分别是:医疗保险14%、护理保险2%、养老保险19%、失业保险6%。部分企业还有企业养老金,即企业为员工额外购买的养老金,算作企业给予的额外福利。
除了法定的社会保险,个人还可以自愿购买一些商业养老保险。所有无需缴纳法定养老金的自由职业者以及也有此需求的群体,都可自由选择商业养老金。由于德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青年人口减少和老年人口增多引起的人口结构比例失衡,从而导致公共养老资金吃紧。为了避免养老体系崩溃,德国(貪)(府)鼓励雇员在法定养老金之外额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这部分用于买保险的钱还可以免税。这对于恐惧高税收的中产阶级来说,这是一举两得之策,深受民众欢迎。目前德国就有三十几家商业养老金公司提供此类服务。与多交多得、少交少得的法定养老保险不同,私人养老保险提供了资金增值的可能性,当然,增值与风险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性。
高风险投资是富人游戏
德国是一个注重社会公平的国家,因此多少有点“劫富济贫”的味道。根据法律规定,年收入在6万-25万欧元之间的个人所得税率高达42%,而超过25万欧元年收入的最高个人所得税率还要在此基础上再加两个百分点。因此,富人必须找到高收益的投资工具,才能继续保持更高的收入。
同时,德国法律也有一定的“漏洞”,例如,年收入6万欧元的中产阶级和年收入30万欧元的富人纳税税率差异并不大;而且,由于德国税法规定,医生、律师等自由职业者可以免予缴纳法定养老金,而是自由选择其他的商业养老金或别的理财方法,所以这部分高收入人群反而比普通中产阶级具有更大的财力。正是有了这样的“漏洞”,德国高收入人群才有更多的“闲钱”来进行高风险的投资。
我的一个德国朋友安德烈亚斯做教练技术培训,收入非常可观。工作中认识了一个名为维特纳的奥地利客户。此人专门为欧洲富豪和家族理财,其金融工具是利用放大100倍的金融杠杆原理购买美国股票,是欧洲顶尖的操盘手。几年下来,维特纳为我的德国朋友赚了很多钱,安德烈亚斯非常满意。为此,两人经过协商,共同成立了一家投资理财公司,为客户做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业务,起点是10万美金。最近打算把此项业务延伸到中国。
这些富人为何不将“闲钱”放在银行存起来呢?这是因为德国银行利率低得不可思议。以德意志银行为例,2015年德意志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35%,一万欧元一年后到期利息为35欧元,本金和利息一起一共才10035欧元。就算是定期存款,其利率也较低。更糟糕的消息是,据德国商业银行预测,欧洲央行还会将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1%。这对于钱不多的普通储户而言倒是无所谓,但对大额存款而言,亏损也是很大的,更别提通货膨胀的额外损失了。
虽然德国工业发达,但个人投资和社会集资之类的东西并不特别活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银行贷款利率超低,年贷款利率不到2%。因此,企业宁愿到银行贷款,而不是寻求个人投资或社会集资。再说,德国银行对中小企业并不歧视,小企业想要得到贷款并不难。同时,银行贷款手续并不复杂,银行既可以经营存贷款业务,又可以经营证券业务,这使企业感到在证券市场上直接筹资不如从银行贷款简单易行。由于德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系统,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市直接融资并不是德国企业的主要选择,因此也缩小了德国的股市规模。